2020年井岡山家庭自駕游游記
你可能不知道江西,但你多半知道井岡山。井岡山,紅色革命的圣地: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;“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岡山”;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;中國革命的搖籃......這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其實很多人不知井岡山不只有歷史,雄偉險峻的山峰更是有不一樣的美景。井岡山景區坐落在井岡山市西南約35公里處。整個景區有二十多個景點,距離較遠,需要乘坐景區大巴,有個別景點允許游客自駕前往,游完所有景點至少需要兩三天。各個景點配備了刷臉驗票功能,非常方便。由于時間有限,按照我們的計劃路線,下一站是武功山,需要花費大量體力,所以,在井岡山,我們需要保留體力,選擇較為輕松的茨坪區線路觀光游覽,主要有井岡山革命博物館、革命烈士陵園、紀念堂等。
茨坪是井岡山景區的游覽中心,游客服務中心、旅館、飯館都在這里。景區大巴也從游客服務中心乘坐,茨坪到各個景點都有道路相通。所以一般游客都會選擇在茨坪鎮落腳。這里住宿有很多選擇,我們在網上選擇了一家性價比較高、預定人數較多的酒店入住。
第二天一早我們吃完早餐就步行去井岡山革命博物館。酒店離博物館約1.5公里,路程不遠,但想著景區之間的距離遠,所以選擇開車前往,但不幸的是博物館停車場因車位已滿不讓進,就連周邊道路兩旁的車位都停得滿滿當當的,沒辦法,都怪咱們來得太晚,只能辛苦老公把車?;鼐频炅?,慶幸的是,車上帶了兒子的滑板車,老公還是蠻機靈的,想到騎滑板車過來和我們匯合。
吃飽喝足,我們前往不遠的烈士陵園,踏入陵園大門,是塊橫式牌坊園標“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”九個燙金大字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所題寫。進門后,經過花壇園庭,順山而上的寬闊平臺臺階分為兩組。第一組49級,象征1949年新中國成立。第二組60級,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。登上寬闊的臺階即進入紀念堂,里面設有瞻仰大廳、陳列室、吊唁大廳、忠魂堂。
轉一圈,我們走到陵園東側,然后沿著繞山小路靜靜地往前走,里面有碑林,采用了江南園林建筑風格,分為碑廊、碑亭、碑墻三種碑刻陳列形式,因山就勢,高低錯落,配以亭、臺、樓、閣相結合的整體建筑造型。有雕塑園,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歷史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。在博物館里講到的先烈,這里基本都有他們的雕像。我們一邊看著這一尊尊的雕塑,一邊回憶在博物館里聽到的關于他們身前的事跡。陵園的最上方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。紀念碑由基座、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組成,全部采用本市長坪鄉生產的花崗巖砌成。主碑是用鍍汰的不銹鋼制作的;它高達27米,意含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。主碑的造型是突出“山”的形狀。它有著幾層含義:遠看像一團火焰,寓意井岡山的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:近視如林立的鋼槍,寓意“槍桿子里面出政權”。主碑的基座部分,采用“將軍紅”大理石砌成,高9.7米,表示1997年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七十周年建成。碑座的碑名“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”是鄧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親筆為紀念井岡山革命烈士題寫的。碑座上:組反映井岡山斗爭的漢白玉浮雕,為中英美術學院曹春生教授設計。
在烈士陵園,我們腳步不知不覺變輕了,也變慢了,等我們逛完下來就已經五六點了,我們在附近找了家味道不錯的面館解決了晚餐,本地的菜好吃又下飯,但頓頓吃辣也是受不了的。吃完晚飯,我們一起散步,兒子很喜歡這兒依山而建的馬路,平坦又有很多坡路,遛他的滑板車,那叫一個爽。我和老公也很喜歡這兒,四面環山,空氣清新,雖然是景區,卻也不鬧,特別是晚上,感覺在一個很大的森林公園,很是愜意。
賀子珍,1909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西省永新縣煙閣鄉黃竹嶺村。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是永新農民暴動的領導人之一。后隨袁文才部上井岡山,他是井岡山上的第一個女D員和第一個女紅軍。黃竹嶺是賀子珍的故鄉,賀子珍、賀怡、賀敏學三兄妹就誕生在這里。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,黃竹嶺有著重要的地位。朱德、朱良才在黃竹嶺開設了湘贛邊界軍事培訓班,至今還保留著許多革命遺址、遺跡。紅軍離開黃竹嶺后,國民D反動派對黃竹嶺村進行了七次大劫洗,全村80%的人被殺害。賀子珍作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位女紅軍、毛澤東的患難妻子更讓黃竹嶺聞名遐邇。賀子珍故居坐落在山腳的一條小溪旁。是由黃土筑成的一棟二層瓦屋,故居左側立有一尊賀子珍的頭部銅像,室內陳列著當年簡陋且陳舊的家用具。20世紀20年代,賀子珍的父母攜全家遷居永新縣城禾川鎮幸福街茅塔巷,開設了這家“海天春茶館”,以賣茶水、雜貨為主,兼營住宿。大革命時期,這里成為永新縣共產黨人的秘密聯絡點。賀子珍和哥哥賀敏學、妹妹賀怡及其父母都是從這里走上革命道路。2010年按照原址原貌恢復重建,2012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荷花博覽園坐落江西省蓮花縣蓮花村,分別有荷花觀賞區、戶外宿營區、休閑區、度假區、培育區、農耕體驗區。種植的品種分別為花蓮、子蓮和藕蓮三種。就是太陽太曬了,要不然真是個適合親子游玩的好地方。

目的地井岡山
但也正因為井岡山是紅色革命圣地,使得很多人打消了旅游觀光的念頭。我身為女孩,讀書時之所以學理科,不是因為自己多喜歡數理化,而是因為實在是對歷史政治不感興趣,甚至會到厭惡的地步,念書時總被那些久遠的年代、各式的人物、繁瑣的事件給繞暈??善婀值氖?,不念書了,不考歷史政治知識了,自己卻反而想去了解,不知是自己求知欲來得太遲,還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,翻閱歷史是人追根溯源的本能。而我們這次的旅行,都經過這兒了,豈有不來之理也。其實很多人不知井岡山不只有歷史,雄偉險峻的山峰更是有不一樣的美景。井岡山景區坐落在井岡山市西南約35公里處。整個景區有二十多個景點,距離較遠,需要乘坐景區大巴,有個別景點允許游客自駕前往,游完所有景點至少需要兩三天。各個景點配備了刷臉驗票功能,非常方便。由于時間有限,按照我們的計劃路線,下一站是武功山,需要花費大量體力,所以,在井岡山,我們需要保留體力,選擇較為輕松的茨坪區線路觀光游覽,主要有井岡山革命博物館、革命烈士陵園、紀念堂等。
茨坪是井岡山景區的游覽中心,游客服務中心、旅館、飯館都在這里。景區大巴也從游客服務中心乘坐,茨坪到各個景點都有道路相通。所以一般游客都會選擇在茨坪鎮落腳。這里住宿有很多選擇,我們在網上選擇了一家性價比較高、預定人數較多的酒店入住。
游覽井岡山

井岡山博物館
井岡山博物館很大,是中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史類博物館,館藏文物3萬余件,珍貴文獻資料和歷史圖片2萬余份,主要陳列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歷史。蟲蟲除了在學校聽過毛主席,其他一無所知。我們為了帶他一起追憶井岡山革命先烈英勇抗敵、頑強斗爭的感人歷史,緬懷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,感受革命先驅拋頭顱、灑熱血的崇高精神,我們一人租了一個講解的耳機,蟲蟲帶著這個講解耳機很興奮,走到哪里講解到哪里,他會一邊聽一邊找尋講解的人物、事件,這也成為了他的樂趣。聽到他覺得有趣的人和事時,就會駐足停留仔細聆聽;聽到他覺得無聊時,就會走得很快,進入下一個講解區域。在這里,不論孩子能夠接收到多少信息,至少他有親耳聽到井岡山革命歷史的講解,親眼看到了先烈在革命戰斗中留下的痕跡,也許他不能真切地感受到井岡山精神,但至少了解到革命的艱苦,先烈的英勇。革命烈士陵園
參觀完博物館,就到中午了,我們肚子也餓了,準備去昨晚搜索到的一家網紅飯店,就在離博物館不遠的美食天街內,找到這家網紅飯店,點了兩個這兒的特色菜:井岡血鴨和豆皮炒肉。價格稍貴點,但味道不錯,點菜時,跟老板打過招呼要少辣,但最后上來的菜對我們來說還是比較辣。好在味道可口,加上我們也餓了,三個人吃得呼呲呼呲的,特別是兒子,一邊灌水一邊吃,結果被水灌飽了,飯吃不下了。不過也驗證一條定律:“好吃的東西,再辣也不怕”。吃飽喝足,我們前往不遠的烈士陵園,踏入陵園大門,是塊橫式牌坊園標“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”九個燙金大字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所題寫。進門后,經過花壇園庭,順山而上的寬闊平臺臺階分為兩組。第一組49級,象征1949年新中國成立。第二組60級,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。登上寬闊的臺階即進入紀念堂,里面設有瞻仰大廳、陳列室、吊唁大廳、忠魂堂。
轉一圈,我們走到陵園東側,然后沿著繞山小路靜靜地往前走,里面有碑林,采用了江南園林建筑風格,分為碑廊、碑亭、碑墻三種碑刻陳列形式,因山就勢,高低錯落,配以亭、臺、樓、閣相結合的整體建筑造型。有雕塑園,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歷史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。在博物館里講到的先烈,這里基本都有他們的雕像。我們一邊看著這一尊尊的雕塑,一邊回憶在博物館里聽到的關于他們身前的事跡。陵園的最上方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。紀念碑由基座、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組成,全部采用本市長坪鄉生產的花崗巖砌成。主碑是用鍍汰的不銹鋼制作的;它高達27米,意含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。主碑的造型是突出“山”的形狀。它有著幾層含義:遠看像一團火焰,寓意井岡山的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:近視如林立的鋼槍,寓意“槍桿子里面出政權”。主碑的基座部分,采用“將軍紅”大理石砌成,高9.7米,表示1997年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七十周年建成。碑座的碑名“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”是鄧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親筆為紀念井岡山革命烈士題寫的。碑座上:組反映井岡山斗爭的漢白玉浮雕,為中英美術學院曹春生教授設計。
在烈士陵園,我們腳步不知不覺變輕了,也變慢了,等我們逛完下來就已經五六點了,我們在附近找了家味道不錯的面館解決了晚餐,本地的菜好吃又下飯,但頓頓吃辣也是受不了的。吃完晚飯,我們一起散步,兒子很喜歡這兒依山而建的馬路,平坦又有很多坡路,遛他的滑板車,那叫一個爽。我和老公也很喜歡這兒,四面環山,空氣清新,雖然是景區,卻也不鬧,特別是晚上,感覺在一個很大的森林公園,很是愜意。
毛澤東舊居
第三天,我們打算去看看毛澤東同志舊居,然后就離開井岡山。毛澤東同志舊居在風姿秀麗的挹翠湖旁,是1927年10月下旬,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井岡山茨坪后,房東李利昌便騰出此屋的一半給秋收起義部隊居住。毛澤東臥室兼辦公室內的陳設非常簡樸,床鋪、桌椅都是房東家的。一張油漆剝落的長條形木桌上,只有一盞馬燈、油燈,一方硯臺和毛筆。1929年1月14日,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。這棟房子于1929年2月被國民D反動派燒毀,1961年重新修復,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井岡山的延續
毛澤東舊居小而簡陋,轉了一圈,我們就準備離開了。從井岡山下來,我們沒走高速,而是沿著省道縣道,一邊欣賞沿路風景一邊往我們的下一站行進。事實證明我們的抉擇是正確的,因為我們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風景。黃竹嶺賀子珍故居

荷花博覽園

賓興館(毛澤東舊居)
賓興館始建于清道光五年,時為蓮花廳文化教育設施,是第一、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活動舊址,1968年重修。1927年9月25日,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攻克蓮花縣城后,前委和師部駐扎在賓興館,毛澤東住在館內,召開了前委會議,決定將秋收起義部隊轉兵井岡山,揭開了中國共產黨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到農村的偉大序幕。革命戰爭時期,“蓮花一枝槍”的故事聞名遐邇。為銘記這段崢嶸歲月,紀念革命先烈,1968年,經江西省文化廳批準設立蓮花一枝槍紀念館,館址設在賓興館,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王源古村
王源古村位于蘆溪縣上埠鎮,這是一個被茂密樹蔭層層環抱,佇立在群山環抱之中的古村。春季踏青、桃之夭夭,山花爛漫,夏季氣候涼爽宜人,堪稱避暑勝地。放眼望去,田地有序地層層突起,線條優美,與遠處的屋瓦組合得恰到好處。王源古村有一條絕美的徒步線路,近些年也多次舉行徒步比賽。沿途可以欣賞壯觀的山口巖水庫風光,能身臨其境感受到水庫的美景。一路上都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,伴隨著的還有鳥語花香,遠離城市噪雜,大自然就在耳邊路邊小草又嫩又綠,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塊碧綠的地毯,還有那野花是一種不知名的香,仿佛在千里之外都能聞到??上覀儾皇莵磉@里徒步的,加上時間不早了,只在橋頭拍了些照片就繼續趕路了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my77752.cn/tour/strategy/294.html,文章未經本站許可,禁止轉載!
以上就是關于"2020年井岡山家庭自駕游游記"文章的全部內容
免費獲取【井岡山旅游/拓展/會議】方案-撥打電話:13576806063
??聲明: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,無從考證來源,僅用于公益傳播,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,謝謝!